桐乡市北永兴港综合整治项目含山塘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发布时间:2022-04-22桐乡市北永兴港综合整治项目含山塘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桐乡市北永兴港综合整治项目含山塘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桐乡市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拟综合治理河道30.102km,其中干流10.476km,支流19.626km。
工程具体内容包括:1、防洪排涝工程(①堤防工程:堤防加固加高2.500km,堤防修坡清理7.767km,防洪墙0.463km;堤顶小道7.123km;②护岸工程38.513km;③河道清淤工程8.459km;④水系沟通工程1项;⑤交叉建筑物工程1项)2、生态修复工程(①水生植物1152m2,;②干流岸坡绿化10.267km;③支流岸坡绿化10.015km);3、景观提升工程(①小道工程:小道5.094km,栈道0.530km,桥梁4座;②亲水便民工程:新建亲水平台2座,维修亲水平台1座,新建普通河埠头8座,河埠头修缮12座,游埠头11座,桥头牌坊12座;③节点建设工程1项;④景观小品及附属工程:亮化2.038km,排水0.294km,景观小品1项);4、河道标准化设施建设工程1项。
建设地点:位于桐乡市洲泉镇含山塘干流及其支流,干流起点为洲泉镇北道村港,终点为余杭界,支流分布在含山塘沿线,工程范围涉及洲泉镇道村村、晚村村、坝桥村、夜明村、义马村、马鸣村和众安村7个行政村。
工程静态总投资:8338万元
建设工期:一年半。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主要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西圣埭港和大红桥港(白荡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干流含山塘及支流。
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桐乡白荡漾省级湿地公园、工程区陆生动植物生境及水生生物生境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桐乡市白荡漾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
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工程河道两侧、淤泥堆放场、临时施工场地周边200m范围内的居民区等敏感点,主要涉及洲泉镇的道村、晚村、夜明村、马鸣村、义马村、众安村和大麻镇的百富村。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废水:本环评要求各类施工污废水均经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就近水体,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设置施工临时场地和集中施工生活区,施工废水禁止排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单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进行施工时,需配备防污屏应急,避免对水源水环境的污染影响。因此工程施工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取水口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此基础上,施工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尾气、淤泥堆放场臭气,本报告要求下阶段设计优化2#~12#、17#、20~23#、25#等17个施工场地位置和1~4#,8~12#淤泥堆放场位置,尽量远离居民点在50m以上布设,同时做好料场的遮盖措施,减少料场的扬尘污染影响,同时应考虑将淤泥堆放场设置在居民下风向一侧,以减小臭气影响。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洒水、限制车速等措施后,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等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
噪声:受施工噪声的影响,大部分敏感点附近路段施工时,在没有采取工程降噪措施的前提下,施工噪声将会对这些敏感点产生噪声干扰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休息。为减轻施工噪声对项目区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合理规划施工过程与高噪声设备和工艺的使用时间,设置隔声围挡,避开项目区周边居民休息、学习时间。本报告要求下阶段设计优化2#~12#、17#、20~23#、25#等17个施工场地位置,尽量远离居民点在50m以上。同时对施工场地的钢筋、模板加工区进行隔声降噪设计。
固废:本工程余方总量30.79万m3(建筑垃圾0.49万m3,淤泥堆放场30.30万m3),其中建筑垃圾全部运至各村建筑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最终进行资源再生;淤泥堆放在干流河道两岸废弃鱼塘和低洼农田中,后续作为水田复耕,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地下水:工程施工局部基坑开挖较深,施工过程可能导致施工区域地下水水位有所下降,但由于流域地表水具有较强的水力联系,区域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且本工程开挖破坏范围有限,工程施工不会造成工程区域的地下水位产生明显影响。
从水质影响角度分析,施工河段沿岸下渗降水可能受施工场地土壤污染及施工污废水排放等影响造成下渗补给地下水中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升高,进而影响浅层地下水水质。对于弃渣场区域,若含有超量污染物,可能污染弃土场区域土壤环境,并由大气降水淋渗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地表水:根据定量分析,工程建设后水工建筑物壅水影响及影响范围较小,水工建筑物对河道的走势影响相对较小,水工建筑物上下游及预制方桩基础间均为淤积易发区,通过本工程内其他护岸工程、拆除土坝工程的补偿对水面面积影响较小,总体来说因为水工建筑物体量较小,营运期对水文情势影响较小。
本工程的建设对区域水质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清淤工程将污染物从水域系统中彻底去除,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进而改善工程后项目区水质。堤防、护岸的建设兼顾防洪与生态景观,充分体现自然和谐的风格,与城市园林建设相结合,把护岸工程融入园林景观小品中,采用了大量的植被护坡和水生植物带,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增强堤防沿岸的水体自净能力,有利于水质的改善。
运营期噪声:运营期本项目不产生噪声。
废气:本项目运营期无废气产生,不会对环境空气产生不利影响。
固废:本项目营运期无固废产生。
3、工程生态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过程中临时占地、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将会对工程施工期项目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工程施工期扰动水域,会影响流域水生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噪声会对工程沿线动物造成影响,但是区域动物资源受人类生活影响,动物较少,工程建设对动物的影响不大。
工程实施后,对浮游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河道内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将会很快恢复。河道清淤、护岸等工程对一些行动迟缓、底内穴居及滤食性动物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这一影响有可能将会是长期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必要时可适当投放底栖动物如螺类,以促进底栖动物的恢复。河道水体理化性质的变化,有利于鱼类基础饵料的生长和繁殖,改善鱼类栖息、繁殖环境,从而提高了河道鱼类的生物量和多样性。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水环境:水下施工要求进行围堰并结合底泥清淤时施工,通航段底泥清淤尽可能采用环保型挖泥船,并尽量在枯水期进行。设置沉淀池收集处理基坑废水;设置隔油沉淀池或油水分离器收集处理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废水;各类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余水达标排放。施工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纳管排放;散料堆场四周可用砖块砌出挡墙。施工弃土、弃渣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并及时覆盖、清运;禁止施工废水排入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及周边施工时配备房屋屏应急,编制施工期应急预案。
大气环境:工区周围设立简易隔离围屏,工区内定期撒水、简易覆盖;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维修保养,采用密闭式车辆运输砂土、垃圾;配备洒水车,在无雨日定期撒水;施工场地中移动拌和系统不得选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并远离周边敏感点,并配备除尘设备等其他除尘设备;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
声环境: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高噪声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居民点的区域;选择低噪声作业机械,在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简易声屏;由于工程施工工期较长,建议结合水土保持,搞好道路两侧及施工生活区的绿化,增加绿化面积,也可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次日6:00和中午午休时间尽量避免有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若工程急需在夜间施工应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并公告居民;加强管理,控制人为噪声。
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全部运至各村建筑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最终进行资源再生;淤泥堆放在干流河道两岸废弃鱼塘和低洼农田中,后续作为水田复耕,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生态环境:施工期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占地,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减少对施工区域周围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教育,防止对工程范围外生态的人为破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进度,尽量避开4-6月的鱼类繁殖期,施工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水体中SS的增加量,从而减轻施工作业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程度;做好噪声防治工作,夜间20:00以后,早上6点以前禁止施工,以免影响野生动物夜间休息和猎食。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桐乡市北永兴港综合整治项目含山塘治理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明显,但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将会对工程沿线区域产生一定不利环境影响。所以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行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因此,从环境角度看,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象 、范围 、期限和公众意见反馈途径等。
1、征求意见的对象、范围:
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周边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以及利益相关者。
主要事项: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①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环境影响问题;②希望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③公众对工程的建议等。
2、公示期限
公示时间:2022年4月24日~5月9日10个工作日。
3、公众意见反馈途径
公众(个人或团体)在公示期限内通过信函、电话或其他方式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环保部门反馈,对于公众意见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反馈。
(七)相关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桐乡市水利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西街91号水利局
联系人:金工 联系电话:0573-8799681
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向往街199号3号楼
联系人:王工 联系电话:0571-87996810
环保审批部门联系方式: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
地址:桐乡市康民东路58号桐乡市公共服务中心1号楼二楼
电话:0573-88112019
[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桐乡市水利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4月22日